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旅游 > “真想噎死自己”,妈妈偷吃儿子生日蛋糕,网友:就馋到这地步? 正文

“真想噎死自己”,妈妈偷吃儿子生日蛋糕,网友:就馋到这地步?

2025-04-05 07:03:10 来源:资讯风向网 作者:星辰 点击:5965次

如果说基础教育决定学生的成绩,那么家庭教育的好与坏,对于学生的性格养成和个人素质的培养,则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,在家庭教育中,家长毫无疑问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很多孩子的性格其实跟家长有很大的关系。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说,即便没有召开过家长会,看学生在校的表现也能推测出家长的性格,就如老师所说,孩子宛如家长的一面镜子,你在家庭教育中种下什么样的因,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。但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,网上流行起了一股“逆向家庭教育”的风气,年轻家长开始信奉:父母越不懂事、孩子越懂事;苦了孩子也不能苦了妈等等一系列奇葩言论,也确有一些家长跟风这样做了,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。“真想噎死自己”,妈妈偷吃儿子生日蛋糕,网友:就馋到这地步?一些家长想当然的认为:在孩子哭之前先哭,孩子就会反过来安慰妈妈;比孩子更需要呵护,孩子就会更加体贴家长,但这些家长在跟风学习“逆向家庭教育”之前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:每个孩子的性格习惯都是不一样的,从古至今也没有任何一种家庭教育,能完全适用于所有孩子。网上这名因为一块生日蛋糕而破防的家长就是其中之一,这天是七岁儿子的生日,也是他上小学后的第一个生日,这名妈妈在网上刷到其他家长的教育方式,想试探一下儿子是否也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,把妈妈当成“宝宝”一样呵护。于是征求儿子的同意,想提前尝一口儿子的生日蛋糕,孩子也是比较懂事的,一开始同意了妈妈尝一口的要求,其实能做到这一步,就足以说明,这个孩子的性格培养的非常优秀了。虽然已经上了小学,但对于只有七岁的小学生来说,能懂得分享、甚至愿意打破生日的这种仪式感,让妈妈去品尝自己的生日蛋糕,足以说明小男孩的性格已经超过很多同龄人了。但这名妈妈接下来的做法,却把这个生日彻底搞砸了,她吃了一口发现很好吃,没忍住又吃了一口,还在回味呢,七岁的儿子就冲了过来:不是说就吃一口吗?怎么又吃了?你都吃完了我怎么办!眼看着妈妈的不为所动,孩子的情绪也濒临崩溃,他冲过来拿起蛋糕就扔进了垃圾桶,而这名家长面对自己失败的尝试,不仅没有反思,甚至觉得自己造了什么孽,不过就是偷吃了一口蛋糕,就被儿子这样对待,恨不得把自己噎死。家庭教育不是生搬硬套,一年级是秩序敏感期,家长需注意这件事被妈妈发到网上,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共鸣,有家长认为:做妈妈的应该事事以孩子为先,本该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,可却因为一块蛋糕就毁掉了孩子的生日,也间接性地毁掉了母子之间的关系。甚至有家长直言不讳:你就馋到这种地步吗?连孩子吹完蜡烛这一会都等不了,非要现在吃,吃了一口还不够,孩子稍微不顺你的心意了就要噎死自己,有这种妈妈真可怕。作为旁观者,笔者认为,无论是“自我牺牲式的教育”还是“逆向思维教育”,但凡做的太过了,都不会是健康的家庭教育。很显然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是独一无二的,生搬硬套的家庭教育更不会奏效。“自我牺牲式的教育”遇到那些天性就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孩,他们非但不会感激于父母的付出,还会变得更加自私自利,即便走出家庭也想当然地只考虑自己,人际关系普遍较差。而“逆向思维教育”遇到那些秩序感比较强的孩子,只会觉得自己的父母跟别人的父母比“不正常”,更加迫切的想逃离家庭。七岁刚读一年级,正是秩序感最强的时候,作为家长无论想尝试哪种教育方式,都应该尊重孩子心中的秩序感,说吃一口就不要吃第二口,看似简单的一口蛋糕,在一个7岁孩子的眼中,不仅是父母不尊重他,更是秩序感崩塌的绝望,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所带来的伤害,远比家长想象中的很严重。今日话题: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?(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星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